为深入了解福建省普通高中各学科新课程实施情况,7月中旬,福建教育学院向参加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十一个学科共二十五个班次的全省各高中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731份,收回有效问卷3213份。各学科具体发放问卷及回收情况如下:
学 科 | 语 文 | 数 学 | 英 语 |
高一 | 高二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发放(份) | 110 | 150 | 190 | 190 | 170 | 200 | 200 |
收回(份) | 110 | 119 | 160 | 110 | 155 | 145 | 152 |
学 科 | 物 理 | 化 学 | 生 物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发放(份) | 130 | 120 | 120 | 160 | 150 | 170 | 100 | 120 | 120 |
收回(份) | 78 | 109 | 109 | 157 | 135 | 168 | 80 | 105 | 105 |
学 科 | 历 史 | 政治 | 综 合 实 践 | 信 息 技 术 | 通 用 技 术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中 |
发放(份) | 130 |
180 |
139 |
497 |
112 |
147 |
126 |
收回(份) |
119 |
154 |
139 |
428 |
112 |
142 |
122 |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中,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全省各高中学校各学科一线教师的所需所求。
一、关于各学科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我省高中学校各学科教材选用多样。但综合全省情况来看,每个学科都有一种版本教材占多数。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学科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高一 |
高二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教材
版别 |
91.5%为人
教版,8.5%
为语文版。 |
87%为人教版,其
他为语文版、北师
大版和苏教版。 |
52%为人教版,10%为
湘教版;38%必修为人
教版,选修为湘教版。 |
与高二
年级基
本相同。 |
泉州为北师
大版,其他
均为人教版。 |
学科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教材
版别 |
与高一
年级基
本相同。 |
与高一
年级基
本相同。 |
86.4%为山东科技版,13.6%为人教版。 |
全为山东
科技版。 |
全为山东
科技版。 |
74.3%为苏教版,25.6%为鲁教版。 |
学科 |
化学 |
生物 |
历史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教材
版别 |
60.7%为苏
教版,39.3%
为鲁教版。 |
与高一
年级基
本相同。 |
全为人教版,
模块为选修1
和选修3。 |
与高一
年级同。 |
与高一
年级同。 |
79%为人民
版,21%为
岳麓版。 |
学科 |
历史 |
政治 |
综合
实践 |
信息
技术 |
通用
技术 |
高二 |
高三 |
高中 |
教材
版别 |
泉州、莆田
为岳麓版,
其他均为
人民版。 |
65%为人民版,31%
为岳麓版;4%必修
为人民版,选修
为岳麓版。 |
全国统
一为人
民教
育版。 |
没有统
一教材,
各校自
选内容。 |
主要为教
育科学版
和广东
教育版。 |
南平、莆田
为地质版,其
他均为苏教版。 |
二、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最需要的专业支持问题
被调查的教师中,多数学科教师最希望通过对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的研讨、培训予以专业支持,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三个学科教师更希望提供相关课程资源。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学科
项目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高一 |
高二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的研讨、培训 |
72.7% |
73.1% |
84% |
81.68% |
61.29% |
79.3% |
69% |
64.1% |
相关课程资源 |
59% |
71.4% |
45% |
56.17% |
61.29% |
70.3% |
66% |
75.6% |
教育教学技能 |
38.1% |
34.5% |
44% |
33.82% |
50.32% |
55.6% |
56% |
30.8% |
学科
项目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的研讨、培训 |
63% |
73.4% |
39% |
63% |
47.31% |
65% |
70.5% |
73.81% |
相关课程资源 |
53% |
75.2% |
31.7% |
53% |
34.41% |
55% |
63.8% |
63.69% |
教育教学技能 |
35% |
38.5% |
28% |
35% |
17.92% |
50% |
30.1% |
48.21% |
学科
项目 |
历史 |
政治 |
综合
实践 |
信息
技术 |
通用
技术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中 |
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的研讨、培训 |
66.39% |
81.82% |
79.86% |
65.63% |
60% |
70% |
68% |
相关课程资源 |
92.4% |
69.48% |
66.19% |
62.67% |
70% |
71% |
84.4% |
教育教学技能 |
43.7% |
50.65% |
39.57% |
49.73% |
47% |
|
59.8% |
理解新课程各模块的标准、教材 |
|
|
|
35.83% |
43% |
|
39.3% |
三、关于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问题
被调查的教师中,最多的教师认为通过观摩优质教学是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但在部分学科中,教师首选方法是开展联系实际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研讨。另外,开展校本研究和参加理论研修也很重要。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学科
项目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高一 |
高二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观摩优质教学 |
77.3% |
76.5% |
78% |
68.47% |
76.77% |
68.3% |
82% |
82.9% |
开展校本研究 |
30% |
31.9% |
38% |
36.57% |
22.58% |
48.2% |
30% |
34.2% |
参加理论研修 |
14.5% |
30.2% |
28% |
31.29% |
30.32% |
51.8% |
29% |
30.3% |
学科
项目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观摩优质教学 |
61% |
65.1% |
48.4% |
71.1% |
48.54% |
80% |
67.9% |
67.26% |
开展校本研究 |
32% |
37.6% |
21.2% |
40.5% |
17.15% |
15% |
45.1% |
32.14% |
参加理论研修 |
30% |
30.3% |
27.2% |
40.7% |
32.22% |
20% |
15.1% |
31.55% |
学科
项目 |
历史 |
政治 |
综合
实践 |
信息
技术 |
通用
技术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中 |
观摩优质教学 |
75.63% |
83.77% |
69.06% |
54.7% |
53% |
81% |
64.8% |
开展校本研究 |
17.65% |
19.48% |
23.55% |
14.63% |
37% |
25% |
22.1% |
参加理论研修 |
25.21% |
30.52% |
38.85% |
14.83% |
27% |
52% |
21.3% |
开展联系实际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研讨 |
|
|
|
68.77% |
53% |
|
77.9% |
四、关于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培训方式的问题
被调查的教师中,较多的教师认为问题研讨和听课评课是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其次是名师说教,理论授课选项的比例相对偏低。这说明经过3年高中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们对课改理论已有掌握,更希望在教学实践上互相学习、深入探讨,以提高自我。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学科
项目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高一 |
高二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听课评课 |
56.3% |
61.34% |
48% |
38.46% |
61.94% |
79.3% |
56% |
42.7% |
问题研讨 |
50% |
53.8% |
66% |
76.21% |
45.16% |
44.8% |
64% |
68% |
名师说教 |
32.7% |
36.97% |
39% |
28.73% |
32.26% |
44.8% |
47% |
34.7% |
理论授课 |
19.3% |
9% |
18% |
12.92% |
10.97% |
8.2% |
11% |
13.3% |
学科
项目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听课评课 |
42% |
46.8% |
27.4% |
53.3% |
32.62% |
40% |
42.3% |
47.02% |
问题研讨 |
56% |
60.6% |
44% |
64.4% |
37.28% |
50% |
56.1% |
51.19% |
名师说教 |
43% |
39.4% |
17.8% |
32.6% |
20.07% |
25% |
47.5% |
40.48% |
理论授课 |
7% |
11% |
10.8% |
17.7% |
10.03% |
10% |
7.2% |
8.33% |
学科
项目 |
历史 |
政治 |
信息
技术 |
通用
技术 |
综合实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中 |
听课评课 |
56.3% |
55.84% |
43.88% |
49.22% |
62% |
47% |
开展案例分析式培训,进行优质课观摩,实地考察或示范基地学习;让市、区教育局领导、校长参加培训;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或措施,特别是教师考评机制的改革;建立一支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教师队伍。 |
问题研讨 |
46.22% |
47.4% |
58.27% |
54.39% |
45% |
45% |
名师说教 |
39.5% |
40.26% |
38.85% |
39.32% |
35% |
38% |
理论授课 |
7.56% |
9.09% |
8.63% |
9.33% |
5% |
|
参观学习 |
|
|
|
|
90% |
|
技术技能 |
|
|
|
|
|
42% |
五、关于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各学科教学中的难点因学科的不同呈现出复杂情况。但在对新课标的解读,对新教材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如何处理好与高考的关系等方面则具有一定的共性。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学科 |
年级 |
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
语文 |
高一 |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作文发散思维的展开,占34.5%;文本解读难度大,现代文阅读、诗歌教学等,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占16.4%;选修课教材的处理与教学,合理处理课内外、选修必修的关系,占12.7%;如何协调新课程的学分制与高考的关系,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占10%;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冲突,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占8.2%;名著、经典阅读如何落到实处,教师本身知识的储备制约
了名著的导读,占7.3%;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做到真正有价值的探究,占5.5%;其他占5.4%。 |
高二 |
内容太多,占50%;课时不足,占28.8%;作文教学,占19.2%;如何进行名著导读教学,占9.6%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知如何操作,占9.6%;文言文教学,占8.7%;教学内容与高考衔接问题,占6.7%;一学期两本名著,难以实施,占5.8%;学生的学习兴趣,占5.8%;阅读教学,占5.8%。 |
数学 |
高二 |
新课程的深度、广度,占65%;新增内容的讲解,占44%;如何与高考接轨,占21%;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培养,占13%。 |
高三 |
新课程的深度、广度,占5546%;新增内容的讲解,占40.28%;如何与高考接轨,占19.35%;新课标理念的渗透,占4.52%。 |
英语 |
高一 |
缺乏有效的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很难调动一般校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室不足,多媒体教学在普通中学无法全面开展;初高中教学衔接困难,初中毕业要求太低,与高中教学要求差距较大,进人高中学习的学生很难适应高中教学。 |
高二 |
听力教材难度大;阅读词汇量大,语篇难;写作训练及初高中的教材衔接;缺乏好的教辅材料。 |
高三 |
听力教学,占72.3%;词汇教学,占54.6%;学困生教学,占10.2%。 |
物理 |
高一 |
如何有效实现探究教学,占55%;课时紧张,占45%;相关教学资源缺乏,占26.7%;教学难度的把握,占16.7%;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占11.7%;教学与高考的结合,占11.7%;素质教育与学生减负,占8.3%。 |
高二 |
实验教学,占47%;新课程的深度、广度,占12%;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培养,占11%;新旧教材异同,占5%。 |
高三 |
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与落实;新教材中实验部分的处理,哪些是重点,哪些做探究,哪些做演示等;科学探究课的教学,课时安排等;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握,教学的基点放在哪里等;课后作业与新课教学的衔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碰撞及动量定理;物理题目中模型的建立;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
化学 |
高一 |
新教材衔接及深度、广度把握,占43.6%;把握不同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占24.3%;教辅材料的选择,占21.7%;教学与评价方式,占9.4%。 |
高二 |
三大选修模块,占67.4%;新教材衔接及深度、广度把握,占44.4%;教辅材料的选择,占27.4%;教学与评价方式,占17%;实验教学,占11.1%。 |
高三 |
新教材衔接及深度、广度把握,占44.42%;实验教学,占39.1%;教辅材料的选择,占5.71%;知识点分散,占3.69%;其他方面占7.08%。 |
生物 |
高一 |
实验教学,占37%;探究性学习,占18%;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占10%。 |
高二 |
实验教学,占70.5%;新教材衔接及深度、广度把握,占17.1%;探究性学习,占15.7%;新课标的把握,占9.6%;新旧教材异同,占5.7%。 |
高三 |
实验教学,占47.1%;探究性学习,占10.87%;新教材衔接及深度、广度把握,占10.14%;新课标的把握,占8.7%;新旧教材异同,占3.62%。 |
历史 |
高一 |
如何解读新课程标准,并以新课标为依据,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占42.02%;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如何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占27.73%;与高考改革有关的信息,占21.01%;教材处理与课时分配,占19.33%;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占9.24%;必修3文化部分,占9.24%;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占10.08%;经济全球化,占8.4%;西方代议制,占5.88%;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占2.52%。 |
高二 |
课标难以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衔接较难;课程资源匮乏;选修和必修的关系较难处理;激发潜能、培养能力难度大;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教学难度大;课程容量大,课时少。 |
高三 |
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使用的关系,占40.5%;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占24.79%;如何解决时序性、关联性、因果性和跳跃性,占21.49%;如何做好高三复习,占15.7%。 |
政治 |
高中三个年级 |
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培养,占60.87%;新课程的深度、广度,占20.14%;新课标的把握,占12.7%;新旧教材异同,占8.62%。 |
综合
实践 |
|
如何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高考的关系、国家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制约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课程资源不足,研究性学习的课时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的基地,缺乏社区的支持及集体性服务难以认定等。 |
信息
技术 |
|
必修模块中的第三章内容;选修模块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程序、数据管理、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模块;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衔接。 |
通用
技术 |
|
《技术与设计1》中的模型制作和技术试验内容;《技术与设计2》中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合适的教学载体的选择。 |
六、关于实施新课程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各学科实施新课程都存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学科 |
年级 |
实施新课程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语文 |
高一 |
课时问题,时间有限,难以完成任务,教师负担重;新课程“新”在哪里,与旧课标有何本质区别不清楚;与高考成绩冲突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有些流于形式;如何真正探究合作;要求过高,现实与理想差距太远,理论与实际操作距离大,尤其是脱离了农村教学实际,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条件和学生层次都是实施新课程的障碍,缺少名师说教;评价体制跟不上课改的要求;选修课开课较难;教学内容太集中,必修课集中在高一、高二完成,很难达到效果;课程目标太多元;课程资源匮乏,师资培训不够,硬件无法跟上。 |
高二 |
内容多,授课量大,占22.1%;课时紧,占17.3%;新课程的实施如何与高考接轨,占6.7%;教材的取舍,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深广度的把握,占7.7%。 |
数学 |
高二 |
教学内容多,难度大,课时严重不足,占36%;高考方向不明确,占23%;课程理论与实际教学的联系与实施,占13%;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占11%;初高中的衔接有问题,占11%;缺乏专家或专业人士的指导,实践不够,占6%。 |
高三 |
教学内容多,难度大,课时严重不足,占32.67%;新高考方向不明确,占14.32%;课程理念与实际教学的联系与实施,占10.29%;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占7.96%;初高中的衔接,占4.87%。 |
英语 |
高一 |
教师充当的角色,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学技能;教师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教学的把握;《标准》提出的五大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取舍和调整;新课程和高考的关系。 |
高二 |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听说读写各环节的配合教学,做到能力提高与高考两不误;配套课程资源少,相关资源不足,备课量大等。 |
高三 |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新理念和旧教法之间的矛盾;实施新课程与高考指挥棒之间的矛盾;理念和实践与考试如何有机结合;教改和高考的对接问题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机制等。 |
物理 |
高一 |
课时不够,占42.4%;经费不够,占22%;高考导向不明,占16.9%;教学观念落后,占15.2%;评价机制不完善,占8.5%;辅导资料不配套,占8.5%; |
高二 |
新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很多,课时不够;许多学校因经费问题,缺乏应有的实验设备,部分实验无法开展;新课程高考方案迟迟未出,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把握。 |
高三 |
新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利用;教辅材料不够、教材配套练习不好;大量实验仪器的欠缺,尤其是新增的实验,替代实验仪器的选择、制作;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影响教学管理与科学探究的开展;教学课时少与新课程内容多的矛盾;教材中内容的衔接;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选修模块的处理,模块考试时的等值性问题;物理科的地位被边缘化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高考考试说明未能及时出台影响教学与复习;高考要求与实际教学的偏差;高考评价的导向如何与新课程教学接轨等问题。 |
化学 |
高一 |
新教材内容面广,头绪多,难以把握其深广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受实验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学;新教辅材料与教材不配套。 |
高二 |
教学与网络资源,占51.9%;实验教学,占17%;高考导向不明,占12.6%;教师自身知识更新,占10.4%;课标理解,占5.2%。 |
高三 |
探究性实验教学无法保障,占22.58%;高考导向不明,占24.73%;教材深广度的把握,占16.83%;教辅材料不配套,占14.78%;课程时间紧,占8.53%;教材体系不完整,占7.45%;其他方面占4.83%。 |
生物 |
高一 |
课时限制使得探究活动无法真正开展;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很多实验无法开设;师生评价体系没有同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使得新课程无法落到实处。 |
高二 |
课时数少,硬件设备不足,部分实验无法开设;配套课程资源较少,课堂教学设备陈旧,影响教师课堂授课的生动性等。 |
高三 |
课时数少,硬件设备不足,部分实验无法开设;配套课程资源较少,教师上课感到吃力;新课程高考方案迟迟未出,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把握。 |
历史 |
高一 |
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少,如何向专题性学习转变,占53.78%;如何搜集与新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源,占29.41%;概念多,不易理解,占9.24%;新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占5.04%。 |
高二 |
初中生历史基础知识差,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难度大;缺乏高质量的教辅资料;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如何进行高三文科班的历史复习;教师实际上没有教材选择权等。 |
高三 |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占20%;课程资源缺乏,占20%;教师自身素质,占17.27%;教材内容的取舍,占13.64%。 |
政治 |
高中三个年级 |
初高中政治课的衔接问题;新课程高考方案迟迟未出,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把握;配套练习编写滞后,没有有一套与新课程高考相关、与新课程教学要求一致,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练习;教材编者没有通过文字方式说明其对新旧教材的理解和对部分旧教材知识删减、内容更改、体系调整的原因。 |
综合
实践 |
|
学校领导不重视,占67%;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占43%;教师队伍不适应,占30%;办学条件、经费不足,占27%;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体系不完善,占4%。 |
信息
技术 |
|
办学条件落后,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学科地位不高;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专业支持不够;学科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
通用
技术 |
|
办学条件、经费不足,占68%;学校领导不重视,占60.7%;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体系不完善,占42.6%;教师队伍不适应,占30.3%。 |
七、思考与建议
根据各学科一线教师反映的情况,我们对高中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尽量统一教材版本
高中新课程教材的编写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各家出版社都可以根据同一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每一门学科都有多种版本互相竞争,选择哪一种教材成为实施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调查中了解到,新教材版本繁多,各种版本因编写思想不一致给教学带来不少的问题。如学科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不同学科使用不同版本存有教材脱节现象,此学科涉及到彼学科相关知识时,彼学科还未讲授到,导致此学科教学受阻;同一学科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经常存在着重复和缺漏现象;教材版本经常更换,让教师应接不暇,组织教学力不从心;教材容量增加,导致学生负担加重等等。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在全省范围内,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版本教材因优点突出受到教师欢迎,在使用上占多数。如高一语文学科有91.5%的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教师普遍认为,人教版有较多优点:编排体例较新,选文新,经典名篇多;有较强的人文性、工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经验较接近;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板块清晰,系统性强,教材示范性强;必修与选修分开,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与旧教材有一定的联系,减轻了教师的备课量等。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更有利于全省各地高中教学、教研的相互交流、彼此促进,有利于全省高中教师的培训,有利于高中师生的教与学,有利于高考,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高中各学科一线教师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各个版本进行深入比较,在慎重考虑的基础上将全省高中各学科教材版本予以相对统一。如无法做到全部教材的版本统一,至少也要使同一学科的教材统一为同一版本,以便于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效开展教师培训
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教材,一线教师需要参加相关培训,以获得理论与实践全方位的指导,让自己懂得如何把课改精神落到实处,如何把课改与高考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对新教材的处理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调查中一线教师的需求,对高中教师的课改培训要从内容与方式两个方面予以改进。一是培训内容上,要针对各个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设定培训内容,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二是在培训方式上,针对课改已推进3年,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培训中不要泛泛进行理论讲授,宜多采取研训结合的办法,组织观摩优质教学、听课评课、名师说教等,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切实加强教研工作
新课程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一线教师反映存在诸多难点问题,普遍希望加强对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的教学研究工作,希望教研部门能多提供教法指导,帮助一线教师消化教材、汲取精华,顺利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活动。同时希望教研部门能多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反映与新课程配套的课程资源不足问题,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不够高问题。建议教研、培训部门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名师优质教学课资源和综合实践、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资源等,帮助一线教师拓宽视野,有更多的借鉴学习资料,以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五)重视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目前,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经费不足等诸多原因,一些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设施设备落后,实验室建设简陋,开设实验课存在困难。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中校按照高中新课程要求,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以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福建教育学院课题组)